沪深交易所将于7月21日发布专精特新系列指数
引导资金流向创新驱动型中小企业
7月7日,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宣布,将于7月21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上证专精特新指数、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证信息也于7日宣布,将于7月21日发布深证专精特新指数、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这一系列指数的推出,旨在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表现基准,引导资金流向创新驱动型中小企业,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专精特新企业“小而专”,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特征,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超过1000家。这些A股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约67亿元,平均营业收入约13亿元;同时,其研发强度、毛利率(31.6%)和营收增长率(9.8%)均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上交所了解到,自2019年以来,超过37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上交所上市,占同期全部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的45.9%,其中超过310家在科创板上市,凸显了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企业首选上市地的吸引力。
据悉,本次发布的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选取50只规模较大的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样本合计市值和研发支出占全部科创专精特新证券的比例分别为47.7%、41.9%,平均研发强度高达21.2%,精准表征了科创板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特点。
与此同时,为更多维度表征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还同时发布了上证专精特新指数和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分别表征沪市和A股市场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其中,上证专精特新指数,选取100只规模较大的沪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其中主板证券占比25%,科创板证券占比75%。样本合计市值占沪市专精特新证券的54.7%,为市场提供了沪市专精特新企业表现基准。
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分别从沪深北市场选取合计100只排名靠前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最新一期样本包含沪深北市场证券分别为41只、48只和11只。该指数对全体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市值、营业收入、研发支出和净利润覆盖率分别为33.0%、20.9%、28.8%和40%,全面反映A股市场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格局。
记者从深交所了解到,深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成效显著,呈现新兴产业突出、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等特征,培育出天孚通信、圣邦股份(300661)、爱美客(300896)、华大九天(301269)和雅克科技(002409)等一批专精特新代表性公司,为指数投资提供良好基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截至2025年6月底,共50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占A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的47%。其中,创业板企业398家,数量占比37%。
深证专精特新、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基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分别在深市、创业板市场选取100只市值规模大、流动性好的上市企业作为样本。两条指数样本公司全面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合计占比达86%、89%。截至2025年6月底,指数总市值分别为1.5万亿元、1.3万亿元,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分别达416亿元、408亿元,可投资容量充足、流动性充分。此外,两条指数“民营含量”高,民企样本公司数量分别为83家、82家,权重占比近八成,充分体现深市对于民营企业的支持培育成效。
业内人士表示,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力与韧性的重要源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排头兵,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次专精特新系列指数的发布,将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投资工具,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质效。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将持续优化指数供给体系,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配置工具,并积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培育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指数的发布,是充分发挥指数市场表征作用和投资引领功能,助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项务实举措。深交所将大力推动专精特新等优势领域指数产品开发,引导、撬动市场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型企业,也为投资者分享相关领域成长红利提供多元化投资标的。
0 条评论
发表